錨桿框架梁模具制作時的技術要求也不同。工人們把模具運到工地。錨框架梁在土中的深度應提前測量,深度根據不同的環境而不同。應該注意的是錨墩的制作,這意味著施工過程中的壓力可以傳遞到巖層中,降低模具的破損率。錨桿框架梁模具的外觀質量是影響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制作時要注意它的類型和規格,這些都要滿足生產需要。下料生產應按圖紙要求進行。通常生產過程中不會有熱處理,除了焊接時的溫度變化。因此,我們應該提前預留鋼板在焊接過程中的收縮量,以免影響制造的框架梁模具的尺寸。水泥框架梁模的水泥按正確的水灰比例混合。攪拌機可以運輸到現場攪拌,攪拌后直接倒入模具中,大大節省了生產時間,縮短了工期,使道路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錨桿采用32HRB400鋼筋,間距3m或4m,菱形布置,長度l=8 ~ 10m。錨桿長度詳見工地設計圖,錨桿體與水平面夾角為20 ~ 25。錨桿與框架梁配合使用,錨頭用吊鉤與框架梁主筋焊接或綁扎牢固,支架與錨桿采用焊接連接。錨孔直徑110mm,一般環境下采用M30水泥砂漿或水泥漿作為灌漿材料,灌漿壓力不小于0.2MPa。邊坡開挖必須自上而下分層進行。第一級開挖后,應及時施工錨桿和 框架梁。框架梁施工時,必須采用人工開槽嵌入邊坡,節點埋深0.25米,間距3米,0.3米,間距4米。
切割頂部已修剪。當切頂開挖輪廓線不直時,根據切頂開挖輪廓線確定邊緣外輪廓,邊緣不得懸空。在路塹邊坡腳下設置護腳;起止點用M7.5漿砌片石加固,寬0.5m,厚0.6m。斜坡平臺上設置斜坡平臺截水溝,施工順序自下而上。注意坡面排水的銜接。錨桿支護是指邊坡、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和隧道、采場等地下洞室施工中使用的一種加固支護方法。用金屬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桿柱打入硐室周圍的地表巖體或巖體中的預鉆孔內,利用其頭部和桿體的特殊結構及其尾部的托板(可不使用),或依靠粘結作用產生懸掛效應、組合梁效應和加固效應,使圍巖與穩定巖體結合,達到支護的目的。它具有成本低、支護效果好、操作簡單、使用靈活、施工間隙小的優點。